“嘟嘟!張師傅,安全帽要正確佩戴好啊。”在合肥碧桂園星辰雅苑的工地現場,安全官王旭吹響了胸前的“安全哨”。聽到哨聲的張師傅不好意思地將安全帽調整好,才走進工地現場大門。
“安全哨有三重提醒,一是查看安全帽是否正確佩戴;二是臨邊及高處作業是否正確系掛安全帶;三是抬頭看一下有沒有吊物從頭頂經過,注意避讓。”王旭說,“現在工人們都已經養成了習慣,聽到我的哨子聲,都會自覺檢查是不是有安全方面做得不到位的地方。”
工地安全官吹響“安全哨”
嘹亮哨聲,吹響工地安全“好聲音”。2023年上半年,碧桂園取得一系列安全管理成果,有效預防了安全事故的發生,為項目工期和工程質量保駕護航。
“安全第一、以人為本”是碧桂園的安全生產方針,集團持續完善安全保障體系,推行有特色的安全管理文化,各區域結合項目實際情況,不斷做管理延伸,營造“人人都是安全第一負責人”的良好安全生產氛圍。
不厭其煩的安全教育“必修課”
“在工地干這么多年,直到來了碧桂園項目,才慢慢懂得什么叫安全生產。”重慶碧桂園豐都項目鋼筋工王曉東說,工人上崗前都要進行集中安全培訓,而且項目每天早上開工前都會組織晨會,做施工班前教育。每日強調工人作業點的危險部位及預防措施。明確晨會在作業位置開,提醒工人身體有不適嚴禁作業,要求工人一定要正確佩戴安全防護用品 ,防止因違規而造成嚴重的后果。
安全晨會
“除了每日晨會,還有每周安全例會、每月安全教育大會。每天還有專人巡檢,定期讓我們看事故案例,作業交底時也會把有危險的地方、怎樣預防等講得明明白白,我們心里很清晰,也很踏實。”王曉東說。
在陜西區域,每日現場安全檢查中出現對安全生產認識不到位或者違規操作的工人,都會被叫到辦公室進行“一對一”座談輔導,確保每一位工人具有安全意識,在現場安全施工。
工友座談會
四川區域設計了《每日安全檢查40條》,包括大門管理、塔吊管理、高處管理、臨電管理等,由項目部安全監理帶隊,各參建方專職安全員參與,從施工大門出發,全方位檢查,保證現場每處隱患部位走到位,作業風險預警到位。
據統計,2023年上半年,碧桂園各區域項目總參與安全培訓4542次,項目總與工友座談4482次,項目總參加安全教育大會6091次。
“智慧工地”助力施工安全智能化
近年來,碧桂園集團積極探索使用科技手段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的途徑。項目引入“智慧工地”系統,通過大數據、AI監控、智能環境監測等智能化系統,對工地的“人”和“物”進行全面管控。
針對塔吊、施工電梯等安裝的人臉識別裝置,可確保專人專崗,有效控制現場工人違規操作;24小時的AI監控攝像頭,能夠全時段、全面監控施工現場,自動識別風險隱患,第一時間預警處置,防患于未然。
ai隱患識別
數字化管控后臺
人臉識別實名制通道
吊鉤可視化
西安碧桂園云府項目引入體檢一體化設備,便捷、高效、常態化了解作業人員身體狀況。“工友是項目施工建設的基礎,新工友需要身體檢測合格后才會發放帽貼,登記造冊。對于體檢中出現的問題,項目會要求進行工友二次復測或至醫院體檢,待數據正常后方可進場施工。”西安碧桂園云府項目工程師楊博介紹說,“近期持續高溫,我們將每兩月一次的例行體檢調整為每月一次,密切關注每一位工友的身體狀況。”
工友正在進行例行體檢
據了解,這套體檢一體化設備自2019年引入云府項目工地以來,已累計進行4000多人次的健康體檢。體檢現場還設立有健康宣教區,通過專業知識普及增強作業人員的健康意識,針對特殊工種的職業病、常見病也有詳細的治療與預防指導和建議。
“真刀真槍”的安全應急實景演練
生命沒有彩排,而避險可以演練。為進一步提升工人的安全意識和避險逃生能力,碧桂園各項目常態組織應急救援常識教育和應急演練,以備在事故發生后,可以迅速、準確、有效地進行處理。
福建平和碧桂園天悅物業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在接到“煤氣泄露報警”后,立即啟動應急預案,組織搶修搶險隊第一時間趕至“事故現場”,有條不紊地開展人員疏散、現場警戒、控制氣源、放散排空等工作,并使用燃氣泄漏檢測儀對周邊天然氣濃度實時檢測。
福建平和碧桂園“燃氣泄漏”演練現場
隨后,平和縣消防救援大隊利用泡沫管槍對“起火點”進行滅火和天然氣濃度稀釋。搶修搶險隊找到“泄漏點”,現場維修、消除險情。搶險結束后,搶險人員再次對現場進行天然氣泄漏濃度檢測,無異常后解除應急響應。
廣東懷集碧桂園高溫防暑安全演練現場
鶴山共和碧桂園應急演練現場
廣東懷集碧桂園通過對高溫中暑注意事項的講解及對中暑人員處理的實操演練,增強一線管理人員和作業人員的安全應急能力。鶴山共和碧桂園則進行了模擬火災事故應對演練、模擬緊急疏散及高墜事故對傷者的臨場搶救方法。
據統計,各項目在安全生產月中組織演練標段數量達1555次。
“親屬云監工” 推動安全柔性管理
“每天早上進場前看到我兒子的錄像,我都會提醒自己時刻牢記安全生產,收工出場時再看視頻,心里更踏實。因為有家人在牽掛著,我在工地一定倍加小心”。工友張師傅口中所說的,是項目工地安全生產管理的暖心措施——“親人寄語”。
項目工地入場口的“親人寄語”
在碧桂園全國各項目工地的入場口,每天都會循環播放工友提供的親人寄語視頻,近乎做到了施工人員的全覆蓋。除此之外,如果工人出現違規行為,工地安全官會要求工人與親人進行視頻連線再教育。這是碧桂園“護航者文化”中的一環,通過讓工人們時刻銘記自己是家里的頂梁柱,注意自身安全是為了更好地守護家人,從而強化自我驅動的安全意識。
據統計,2023年上半年,護航者文化集納親人寄語視頻超24萬條,組織工人與親人安全連線6802次。
人文關懷貫穿在每個項目的安全管理工作中,天氣炎熱,碧桂園各區域在建項目積極開展“送清涼”活動,為工友們發放藿香正氣水、西瓜、礦泉水、雪糕等防暑降溫物品,提醒工友們做好防暑降溫工作,避開高溫時段作業。6月份以來,項目“送清涼”標段數量超1100次。
安丘碧桂園“送清涼”活動
懷集碧桂園為工友發放防暑降溫物資
碧桂園控股集團總裁莫斌強調:無論市場如何變化,碧桂園始終把安全放在第一位。碧桂園正在開展“百日安全較真行動”,強調安全管理“真教育、真交底、真檢查、真問責、真履職、真文化”。用有力度、有廣度、有深度、有溫度的安全行動,走高質量的安全發展之路。